Friday, August 20, 2010

Cambridge – in search of the history in romance



康橋,尋找歷史中的浪漫

1922年,林徽音與徐志摩踩著潑灑下來的月光和霧,靜靜地在康河岸邊漫步時,徽音耳邊響起了波浪一樣的話語:“徽音,在這樣的時候,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麼?”她微笑不語,伸手摘下一片柳葉,輕輕地銜在嘴上,靠著橋上欄柱微笑不語。 徐志摩離開劍橋時寫下了《康橋再會吧》。

1928年,詩人故地重游,7月的一個傍晚, 他一個人悄悄來到了久別的母校,懷念逝去的美好歲月,但沒有人認識他。前來尋夢的詩人,悵然若失。寫下《再別康橋》。

輕輕的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;
我輕輕的招手,作別西天的雲彩。

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陽中的新娘;
波光裡的艷影,在我的心頭蕩漾。

軟泥上的青荇,油油地在水底招搖;
在康橋的柔波裡,我甘心做一條水草!

榆蔭下的一潭,不是清泉,是天上虹;
揉碎在浮藻間,沉澱著彩虹似的夢。

尋夢 撐一支長篙,向青草更青處漫溯;
滿載一船星輝,在星輝斑斕裡放歌。

但我不能放歌,悄悄是別離的笙簫;
夏蟲也為我沉默,沉默是今晚的康橋!

悄悄地我走了,正如我悄悄地來;
我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。

www.viewsbeyond.com/cambridge/

Wednesday, August 18, 2010